他鄙视“高等华人”的地位,自愿过着“不如老妈子”的生活。他走的是一条“步步下降”的生活之路。陶行知描述其“步步下降”道路说:“我回国时办大学,后来办中学,现在降级使用当小学校长,教小娃娃了。有人看到我的许多同学、同事和我的学生,因为善于趋炎附势,个个飞黄腾达,步步高升,不是为官商大亨,就是官至委员、部长、厅长,趾高气扬,别人也羡慕得很。说我没出息,才步步下降。”[12]陶行知“降”到哪儿去了呢?他自己说:“我是坚持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的精神,在任何情形下,就是只让我当一名小学校长,我也要贡献出一切力量来服务。”可见,他是“降”到了人民中间。促使他自觉地“步步下降”的动力,正是他的无私无畏、损己利人的为人民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第二,从实际出发的开辟创新精神。
陶行知反对主观主义,也反对教条主义。他既不赶时髦去抄袭、照搬西方的教育,也不效颦苏联的教育,他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教育实验摸索经验,从实际出发去改革教育,并且通过改革教育去改造社会和征服自然。在他看来,发展中国教育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务必适合中国以农民占绝大多数的穷国的国情。他毕生在教育园地耕耘,在教育事业上探索、实践、创新与改革,最终形成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开辟创新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