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种回应都带有父母的评判:你的行为不对,你的感受不对,你不对。在这样的回应里,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排斥,压力增大,进而采用情绪化的方式抵触父母的评判。归根结底,孩子抵触的是父母语言里透露出的不接纳。
那么,不带评判的接纳是什么样的呢?“你不确定这几个陌生小朋友会不会伤害你,你觉得害怕,所以躲开了,对吗?” —— 客观描述孩子此时的想法和感受。不带有“好”或“不好”的评价,不做勇敢或胆小的判断,这就是不带评判的接纳。接纳是有魔法的,一旦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压力就会下降,进而平静地思考解决办法。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的办法,就是客观描述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想法是孩子此时是怎么想的;感受是孩子此时的感觉,是害怕、难过、高兴,还是骄傲;行为则是能观察到的孩子的一系列动作。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互相影响,这就是认知行为理论的核心。其中认知就是想法,情绪就是感受。
图3 认知行为模式概述图
客观描述的难点在于,行为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川,是我们能看到的30%,而这30%则由水面下占70%的认知(想法)和情绪(感受)所决定。而认知(想法)和情绪(感受)发生在孩子头脑中,是孩子的内心戏,我们看不到,只能去猜测:他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感受。猜对了,就是有效认同和接纳;猜错了,则会激起孩子更剧烈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