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知识能否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般而言,能够用书面语言表述、反映数学研究对象本质属性和规律的客观的数学知识大体属于显性知识;而存在于脑海中的个体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主观的数学活动经验属于隐性知识,它包含了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数学美的体验,也包含了渗透于活动行为的数学思考、数学意识、数学观念、数学精神等,还包含了处理数学对象的成功思维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思维方式等。在进行数学事实、数学概念等显性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意隐性数学知识(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的渗透,激发学生通过思维、联想、回忆,找到可供使用的隐性知识,经过提炼组织,得出显性知识,让数学教学真正落脚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二)中学数学学科的能力的含义
MBA智库百科指出,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力和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着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