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胡适与北归的李大钊谈话后作长函给陈独秀,除继续争论统一与联治外,还声称《民国日报》不值一驳,指责该报增改别人的文章,厌恶于“政党的罪恶”。到了11月中旬,胡适虽仍然坚持自己对广东孙、陈之争讲的是“几句公道话”,所宣泄的实际上是被《民国日报》骂了几个月的不平之气,因为“许多人说胡适之被《民国》骂倒了。《努力》销路也因此稍减(在南方尤其是上海),你不睬他,他却要睬你”。[82]是月上海《密勒氏评论报》(The Week by Review)两次公布征求读者选举“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的投票结果,陈炯明均榜上有名。胡适认为根本不能反映中国的情形,另外拟了一份名单,多选思想学术文化界人士,政治人物仅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三人,而排除陈炯明,求公允之外,亦可视为一种姿态。
另一方面,胡适对李大钊来函所说的具体办法似不以为然。9月李大钊到洛阳与白坚武“谈申江寓公近情(指孙中山)”及“南北政情”,10月又与孙中山的代表张溥泉等再赴洛阳与吴佩孚会谈。这段时间胡适与李大钊来往不密,但李自上海来函称“余容面谈”,则胡适应当知道内幕。撮合孙吴联盟,苏俄的本意是反对张作霖以保障其在中东路的利益。[83]胡适虽然未必深悉这一背景,而且不反对合作,希望和平解决统一与分治问题,对有关交易仍然大为不满。10月1日、11月12日、12月31日,他在《努力》第22期、28期、35期上一再郑重地公开宣言:“私人的接洽,代表的往来,信使的疏通,都是不负责任的,都是鬼鬼祟祟的行为,道理上这种办法是不正当的,事实上这种办法是很困难的。分赃可用此法,卖国可用此法,谋统一不可用此法。”[84]所指即使不是专门针对上述情况,至少包括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