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观念下,后金政权的势力,还是具有很强的外族侵略性质,洪承畴的投诚,不仅意味着他对于“一臣不事二君”理念的违背,更是对于整个汉民族的背叛,这是让所有人,尤其是明朝遗民无法接受的。明代士大夫情结尤为严重,就连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洪承畴这样一个明明饱读圣贤之书的知识分子,到头来却屈膝向外,卖国求荣,实在是折损了读书人应有的气节,尽失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未有断绝的道德精神,相比于前朝东林党数名坚持正义之士,面对阉党的迫害尚能不改初心、卫道而死,洪承畴的个人素质和胆略勇气,就差了太多太多。
当然,当时的“汉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洪承畴在叛降之后,始终生活在唾骂和折磨当中,哪怕是他后来效忠的清王朝,也对他的半途改节感到不齿,清朝修史时,将包括洪承畴在内的这些个投降之士全部列入了《贰臣传》,描述其生平经历也是极尽轻鄙之词,可见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都认为背弃旧主之行为比较羞耻。虽然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后又获得了几十年的时间续命,但是这几十年他大概是倍感煎熬,心中苦楚,难有知己。到了后来康熙帝论功排辈,洪承畴也只排了一个三等轻都尉世职,比起他在崇祯时期受到的重视与皇恩,实在是差得太远,即便洪承畴后来也为清王朝扫平障碍、巩固统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康熙帝的论功不得不说有人品考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