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长”是一切明智者的共识,但“用人之短”却未必能为人所了解。运用“视网膜效应”要抛弃偏见,即使“人有所短”,但其“短”可以利用,依然要爱护,保证人尽其才。而抛弃成见、包容他人,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过度理由”效应:给别人“挑错”的方式要委婉
“过度理由”效应是说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己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为,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追究更深层的缘由了。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在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
一组孩子只要答应画画,就会得到奖励;另一组孩子画画中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画画则不给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