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他的这篇《从教育到政治:陶行知与大众思想》论文,该文论述了“大众思想与知识分子问题”“陶行知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观点”“晓庄:‘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及校外的政治活动”以及结论等五个问题。
《从教育到政治:陶行知与大众思想》一文,以“人民”一词的探讨开篇,抓住“人民”在现代国家机构中所处的矛盾位置,联系中国的大众思想家和早期改革家对人民的不同看法,引起下文对以陶行知为代表的大众思想家的论述。文章的架构十分巧妙,前言部分的论述堪称精彩,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其中包含政治学思想。对早期改革者来说,他们对“人民”的认识较为暧昧,一方面宣称人民是国家的基础,需要被塑造成“新民”;另一方面又对民众的改造能力疑虑重重。和改革家不同的是,大众思想家大多持有民粹主义的观点,怀揣平等主义的理想,担负起了改造民众的责任。他们满腔热情,相信普通人民在推进社会和政治秩序发生革命变化方面具有天生的能力,主动接近乡间民众。
文章第一部分“大众思想与知识分子问题”,主要论述中国知识分子对城市与乡村、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态度问题。文中提及鲁迅、李大钊、陶行知发觉此问题的敏感意识,李大钊有强烈的人民参与政治进程能力的民粹派因素,不单纯鼓动知识分子到村庄领导民众走向文明,还建议他们联合民众。到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和陶行知式的知识分子的大众思想已坚定地倾向于民众。此外,以顾颉刚、周作人为代表的民俗学者也表达了“新型知识分子应该向人民学习,同时引导人民”的态度。作者在这一部分注意把握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他认为共和革命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激进主义,这股革命热情在五四运动中达到顶点,然而,共和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失败,加之城市范围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使得许多知识分子转向民众开赴乡村,以求探索一条摆脱现代化困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