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开篇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上天所赋予的叫作性,顺从和发扬这种本性叫作道,修明推广此道叫作教。从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三层含义:第一,人性是与生俱来的秉性,具有趋善性;第二,对待人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保存和扩充,使善性发扬光大;第三,人性要得到保存和发扬,需要依靠教育的力量。通过这样的论说,儒家将先天的人性与后天的教育联系起来,彰显出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重要性。
(二)论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问学”
《中庸》提出,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尊德性,就是尊崇德性,发掘自身的先天善性;其二,道问学,就是注重学习和询问,向外部世界求得文化知识。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和教育需要以人性为依据,人性的完善需要借助于学习和教育。无论是内省还是外求,共同的目的都是提升自身的修养,“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身居上位时不会骄慢,身居下位时不会反叛。
(三)论学习过程:学、问、思、辨、行
《中庸》将学习过程概括为五个彼此衔接的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广泛地学习多方面知识;审问,就是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设问置疑;慎思,就是对审问过的内容进行谨慎的思考;明辨,就是通过慎思而明确是非真伪;笃行,就是将明辨的结论付诸行动。“学、问、思、辨、行”这五个步骤是对孔子的“学、思、行”思想和荀子的“闻、见、知、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被后世学者引为求知为学的基本方法,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