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明代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而逐渐趋于正规化。
明代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自学为主。书院导师虽也常面授生徒,但只是提纲挈领,由生徒随其深浅自行体会。生徒有疑难问题,或入室请益,或质疑问难,导师也仅是点拨一二,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学领悟。因此,指导学生读书便成为书院导师教学的主要形式。书院生徒所研习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等,和地方儒学相似,但在启导学生读书方法上,书院各有自己的特色。
书院指导学生读书,书院的主持者是关键。以湛若水在大科书院的讲学为例,他规定生徒先读《论语》、《大学》,次读《中庸》、《孟子》。当时的书院要求生徒人专一经,但在熟读本经、《四书》的基础上,也提倡旁通其他经史及《性理大全》、《史记》等。然而对仙、释、《庄子》、《列子》之类的著作,则禁止生徒研读,认为这类著作会扰乱儒家的伦理名教,分散诸生求道明德的精神。书院指导学生读书,课程安排是重要环节,不同的书院有不同的规定。王阳明讲学时把生徒每日的课程分为五部分:一为明德,二为背书、诵书,三为习礼或作课艺,四为复诵书、讲书,五为歌诗。湛若水在大科书院讲学时,也将生徒每日的功课分为五部分:一为诵书,二为看书,三为作文,四为默坐思索,五为温书。课程规定详细具体,这样使学生日有所学,也便于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