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祥认为“无”进入“VP-neg”式是为了解决问语和答语、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的不对称矛盾,这一观点当可以肯定,同时也表明“不”处于半虚化状态[12]。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例证,如:
(14)心有是非不?答:无。心有去来处不?答:无。心有青黄赤白不?答:无。心有住处不?答:心无住处。和尚言:心既无住,知心无住不?答:知。知不知?答:知。(唐·神会《神会和尚禅话录》[13])
但是吴福祥的观点只能解释“无”对“不”的替换,却不能充分解释何以“无”的语法化能够最终完成。相较于“不”,它的优势在哪?我们尝试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作一个简单分析。
“不”在汉语史上一直是一个对动词性结构进行否定的主要否定副词,即使出现在“VP不”式反复问句中,语义上“不”后往往隐含了一个“VP”,因而仍可看作是对其前“VP”的否定,“VP不”也可以变换为“VP不VP”。后来“不”开始虚化,否定意味逐渐减弱,疑问语气逐渐增强,但是在人们的语言心理中,“不”总带有或弱或强的否定意味(参见第三章)。“无”最初是一个动词,为“有”的反面,常与名词构成“无NP”,或者直接否定“有”,构成“无有(NP)”,这时的“无”已经虚化为副词。南北朝以来,“无”开始进入反复问格式,构成“有(NP)无?”,语义上“无”也是对“有”的否定。而后随着词义泛化,“无”前的动词不限于“有”,而扩大到一般动词,同时“无”的句法地位也逐渐提升到整个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