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当然不可能一各个的去看,筛选的工作基本落到上官元吉的头上,好在他是右相,手下的文官众多,人手充足,他先是将全部的上疏分类,然后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将筛选出来的上疏交给唐寅。
只几天下来,上官元吉上交到唐寅手里的奏疏就有百余封。
他筛选的费劲,唐寅看起来倒是很快,他的原则很简单,凡是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的奏疏,他看两眼就放到了一旁,在字里行间有这个意思的奏疏他才会仔细看下去,并将上疏之人的名字默默记下。
上官元吉提交的这些奏疏里,有一封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这封奏疏由一位名叫高亮节的人所写,他在奏疏里明确的提出风宁两国无法共存,纵然议和,以后也必有生死之战,与其由宁国先出手,不如风国抢占先机。
利用天子,召见宁王严初来盐城,若严初真来了,己方将其扣押,做为挟制宁国的人质,若他不敢来,便是违抗天子之命,是抗旨不遵,己方可明正言顺讨伐之……
看到这封奏疏,唐寅心中大喜,虽然高亮节没有直接写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但这样的意思在他的奏疏中比比皆是,最令唐寅欣喜的是,他竟然能看出风宁两国日后还有大战的必然,而不象其他人那么乐观,觉得此次议和之后,两国就永久的相安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