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学战与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的目标所向,意味着它关怀的绝非单纯的语言文字问题,而关系着对整个救国方案的思考。同样,这一思路的形成,也并不直接源自中国人对汉字进行的自发性理论反思,而是中西竞争步步深化的产物。正是与西人竞争的失败,才导致近代中国变革的步伐一步步从物质性的坚船利炮走向更为内在的文化价值取向层面,并提供了对传统语文问题进行反思的契机。在此过程中,来华西人有意无意的文化“诱导”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汉字难学本是西人一向的意见。早在明末,利玛窦就说,中文“有很多符号发音相同,写出来却很不一样,意思也很不同。所以结果是,中文或许是所有语言中最模棱两可的了”[49]。部分西人之所以产生用拼音辅助学习汉字的想法,也正源自他们学习汉字的困难。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便是这方面最早的尝试。晚清传教士再入中国,也设计了不少汉语拼音方案。较早从事这一工作的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解释说:“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语音的音值很不确定,所以我们不得不尽力而为,用无所不包的罗马字母来加以表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