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收获颇丰,艺术家们也开始用“古典式”风格加以再现,只不过运用了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绘画媒介——版画与油画。意大利考古学家、艺术家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用蚀刻技术创作罗马建筑的版画,将帝国盛世的怀想与现实考古发现结合起来,作品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过目难忘。古罗马人凭借复杂而高超的工程技术创造了高架水渠和庞大拱顶,皮拉内西在这方面颇有见识,并将这些知识写进了著作《罗马古迹》(Vedute di Roma)。自1747年开始直至去世,他将30多年的人生都投入了这部心血之作。
▲ 《巴尔米拉废墟一瞥》局部,图中可见贝尔神庙,来自罗伯特·伍德,《巴尔米拉的废墟》(伦敦,1753年)
正是在这段时期,人们重新发现了1600多年前毁于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古罗马古城赫库兰尼姆与庞贝,近距离了解到古代意大利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大量珍贵的罗马壁画也得以重见天日。不过,令艺术家们敬仰赞叹并争相效仿的是那些古代雕像作品。1755年,德意志历史学家约翰内斯·温克尔曼(Johannes Winckelmann)撰写了《论希腊人的绘画与雕塑》(Gedanken ?ber die Nachahmung der griechischen Werke in der Malerei und Bildhauerkunst)一书,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古希腊雕塑的热情。在温克尔曼看来,古代雕塑是完美与纯粹的最后见证——这不是卢梭所说的未经人工修饰的天然纯真,而是艺术的巅峰成就,也是人类文明的最伟大艺术作品。当然这也只是对希腊雕塑的一种幻觉,因为这些雕像最初其实都涂着鲜艳而俗丽的色彩(温克尔曼也从未亲自到访过希腊)。但这些都不重要,温克尔曼以饱含深情的字句写下崇高庄严的思想,就足以激发起人们对古代雕像的好奇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