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尼亚加拉瀑布,曾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争执不休,甚至兵戎相见的必争之地。1812?1814年间,两国曾多次为此发动战争。后来,双方签订了《根特条约》,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所有,以中心线为界。从那时起近200年来,加美两国享有一条和平的边界,双方都在各自的一边设立了尼亚加拉瀑布城。150多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蜜月,开创了到此旅行结婚风俗之先河。据统计,每年来尼亚加拉瀑布旅游的游客400多万人,其中以情侣、恋人居多。
“尼亚加拉”一词来自印第安语,意即“如雷贯耳”。关于这个瀑布有一则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美貌的印第安姑娘被部落的酋长相中。酋长想娶她为妻,但姑娘不愿意,于是,在新婚之夜,她独自划着独木舟沿尼亚加拉河而上。在河水中,姑娘变成了美丽的仙女,后来经常出现在大瀑布的彩虹中。
尼亚加拉瀑布原本是人迹罕至、鲜为人知之地,几千年来,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知道这一自然奇观。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如同打雷般的声音,因此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意即“巨大的水雷”。据传,欧洲人布鲁勒于1615年领略到尼亚加拉瀑布奇观。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为尼亚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