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甘地试图改变仅注重高等种姓阶级的印度教育传统与殖民教育制度,通过将“不可接触者”从事的手工艺设置为中心课程并开办生产性学校,打破社会等级的樊篱,视每一种职业具有相同的价值。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到美国学者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直到最后》一书给他的启发:经济的繁荣需要关注全民的利益;体力劳动(如理发师)与脑力劳动(如律师)具有同等价值;有价值的生活是劳动者和工匠的生活。甘地还曾与托尔斯泰交流对个人自由和平生活权利的赞颂与对一切形式的压迫的否定。[106]
在手工艺生产中,甘地将纺车作为最重要的工具。纺车是印度所发现的早期手工艺的一种。在早年,印度人的衣服都是使用纺车织成。但因为纺车限于未受过教育的工匠使用,它逐渐衰落乃至被废弃。甘地认为,西方文明的机器化大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使用纺车进行手工劳动,则可以使千百万处于半失业半饥饿状态下的印度劳苦大众获得生存的机会,并使人人处于平等的地位。他认为:“‘纺车’一词的最真实的含义,是人类尊严与平等的标志。”[107]他将纺车视为实现非暴力社会理想的媒介,利用纺车纺织成为经济自主运动的主干,希望通过使用纺车,消除竞争与剥削,使印度人拥有简朴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