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参见G.W.F.黑格尔(1770—1831):《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主人与奴隶》,《精神现象学》,11~119页,A.V.米勒译,牛津,克莱伦登出版社,1977。另参见《辩证理性批判》,158页,注释370。
[20] 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115~117页。
[21] “我们通过精神了解本我(the Ego),它的状态、它的性质、它的行为”(《存在与虚无》,162页)。
[22] 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籍犹太人,哲学家,17世纪理性主义的主要阐释者。
[23] 参考后面第74页和西蒙·德·波夫娃(1908—1986):《模棱两可的伦理学》,贝纳德·弗雷彻曼译,85页,新泽西州西科克斯,希塔,1980。后一文本的法文原版于1974年11月出版,也就是说在这同一期间,萨特正在写作这些笔记。
[24] 见附录2。
[25] 帕斯卡:《沉思录》,72页,注释139。
[26]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新教改革者,他在论文《反对谋杀和盗窃的农民大众》中谴责了1525年的农民起义。
[27] 亚历山大·科热夫(1902—1968):《黑格尔作品导读:精神现象学》(瑞门德·科雷诺编,巴黎,伽里玛德,1947);部分被翻译成英文:《黑格尔作品导读》(埃伦·布鲁门编,小詹姆士·尼科尔斯译,纽约,基础书店,1969)。这本书根据的是科热夫1933年到1939年在社会高等学校发表的演讲的笔记和纲要。关于它们对在法国对黑格尔兴趣的复苏的影响,参见朱迪斯·巴特勒:《愿望的主体:黑格尔对20世纪法国的影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7;麦克尔·S.罗斯:《认知和历史:20世纪法国对黑格尔的挪用》,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8;乔治·L.克林:《存在主义者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重新发现》,载《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爱德华·N.李和莫里斯·曼德鲍姆译,113~138页,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67。在这后一本书里,编者说“科热夫在作报告时说萨特和伊波利特都没有出席(attend)他的任何演讲”(7页)。让·伊波利特(1907—1968)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翻译成法文两卷本(1939—1941),并且随之发表了对它的一篇评论,萨特在下面参考了这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