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卢彭濮考》曰:《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释地者多不能得其所在。今案庸即春秋时之庸。《左氏》杜注,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蜀亦即后世之蜀。羌族蔓延甚广,从武王伐纣者,当在陇蜀之间,别见予所撰《鬼方考》。微、卢、彭、濮,亦皆见于《左氏》。惟髳不能确知所在耳。《左氏》: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杜《注》:“彭水,在新城昌魏县。”今湖北之郧阳,即《牧誓》之彭也。明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释文》云:“庐如字,本或作卢,音同。”则德明所据本,卢戎作庐戎。文公十四年,公子燮、公子仪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黎及叔麇诱而杀之。十六年,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糜人帅百濮聚于选,将伐楚。自庐以往,振廪同食。使庐戢黎侵庸。杜《注》:“庐,今襄阳中庐县。戢黎,庐大夫。”此庐盖即卢戎旧地。是时属楚为邑。晋中庐故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鄢水,杜《注》谓在襄阳宜城县,今湖北之宜城。罗,《释例》谓是时在宜城山中。宜城南漳密迩,宜可合御楚师。《书》:“西旅献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其说当有所本。旅、卢音同,春秋时之卢戎,盖即从武王伐纣之卢,亦即献獒之旅也。《括地志》:金州,有古卢国,则在今陕西安康县。文十一年,楚子伐麇,熊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钖穴。此麇当即十六年帅百濮将伐楚之麇。《十三州志》:房陵,即春秋防渚。今湖北房山县。钖穴,《释文》云:“或作锡。”《十道志》:郧乡本汉锡县,古麋国也。《御览·州郡部》引。盖即锡穴,今湖北郧乡县也。《释例》谓麇在当阳,去防渚、锡穴太远。罗泌谓在当阳者为麇,在汉锡县者当作麋,其说盖是。麇麋形近易讹。哀公十四年,“逢泽有介麇焉,”《释文》谓麇又作麋其证。《谷梁》庄公二十八年,“筑微,”《左氏》作麋,则麋微音同通用之证也。麋,亦即《牧誓》之微也。然则微、卢、彭三国,皆与庸相近。其地,皆在汉中、襄、郧一带,适当周人自武关东出之路。其能从武王以伐纣,亦固其所。濮为种族之名,散布之地甚广。《释例》谓建宁郡南有濮夷,晋建宁,今云南曲靖县。盖就当时种落言之,而牧野所从,则不在此。《左氏》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自武王克商以来,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巴即春秋时之巴国,今四川之阆中县。邓,在今河南邓县。楚封丹阳,后人多误谓今秭归。据宋氏翔凤所考,地实在今商县之南,南阳之西,丹、析二水入汉处。《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濮与此三国并举,其地亦必相近,故《国语》,“楚蚡冒始启濮,”韦昭谓为“南阳之国”也。《论语》文王为西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三分有二,郑玄谓指雍、梁、荆、豫、徐、扬言之。而韩婴叙《诗》,谓周南之地,在南阳南郡之间。则牧野之役,武王实合西南诸族以伐纣也。濮为种族之名,非指一国。故杜《注》谓庸亦百濮夷。然则微、卢、彭诸国,亦未必非濮矣。楚初封丹阳,熊绎徙荆山,在今南漳县。武王迁郢,其所启,盖皆濮地也。以上为《微卢彭濮考》原文。《山海经·中山经》:“荆山,其中多犛牛。”《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此亦濮人在今湖北之一证。
相关影视:女工全集